正當烏克蘭產生新政權,國內局勢表面上看似趨于穩定之際,2月27日克里米亞突生變故,一部分民眾占領政府大樓,插上了俄羅斯國旗,5月25日在當地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克里米亞的去留。同時,隱匿多日的亞努科維奇現身,尤其引起輿論關注的是,俄羅斯前所未有地在中西部地區舉行軍備檢查,雖如普京所云,此事與烏克蘭事件無關,但勢必對于烏克蘭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2月27日克里米亞突生變故,一部分民眾占領政府大樓,插上了俄羅斯國旗,并定于5月25日在當地舉行全民公決,決定克里米亞的去留。該日正好是基輔新政權宣布總統提前大選的日期。同時,隱匿多日的亞努科維奇現身,并定于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尤其引起輿論關注的是,俄羅斯前所未有地在中西部地區舉行軍備檢查,雖如普京所云,此事與烏克蘭事件無關,但勢必對于烏克蘭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在事態又一次進入撲朔迷離的態勢之下,有必要結合若干方面資深人士對于烏克蘭未來取向的思考和構想,來深化對當下事態的思考。烏克蘭事件的出路何在?這是擺在各國戰略家面前的一份考卷。不言而喻,每一種構想都帶有當事人所處內外環境的深深印痕。但是,綜合各家看法之后,至少可以為勾畫未來圖景提供一些線索和路徑。今后的兩個月一定會是各方絞盡腦汁、縱古論今、施展高招的密集時期,值得看官留神。
當然,人大概也越來越不能作為旁觀者,而認為此事遠在天邊,于己無關了。[詳細]
正當漫長的街頭暴亂走向“勝利”,烏克蘭局勢似乎漸趨緩和之際,克里米亞的“獨立”聲浪與俄羅斯的突然行動一下子將俄烏兩國拖到了戰爭邊緣。加上美國政府此前對俄羅斯的警告,人們甚至擔心這場危機會演變為美俄兩國的正面“碰撞”。相比之下,無論是烏克蘭變局后中烏國防工業合作的前景,還是空軍多種新型戰機的研制,或者陸軍遠程火力可能的變革,此刻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2月底前,伴隨著烏克蘭陷入全國混亂,克里米亞半島要求獨立的呼聲也日益高漲。2月26日,普京命令西部和中部軍區進行為期三天的戰備水準突擊檢查?,F在看來可以算是針對克里米亞的步行動。根據這一要求,西部軍區的許多部隊及黑海艦隊開始進入戰備狀態,大批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被疏散到備用機場待命。
俄軍的行動速度并不是很快,從空降兵次出現到黑海艦隊出動裝甲部隊有近一天的延遲。但即使如此,烏克蘭軍方也只是開除了自己的參謀長,在克里米亞沒有任何行動。原因很簡單:克里米亞半島上沒有任何烏克蘭陸軍部隊。如果烏克蘭想阻止克里米亞實質獨立,那么派出地面部隊奪回半島是唯一的選擇。但烏克蘭的現狀卻難以實現這樣的構想。
一方面,烏克蘭軍隊不具備快速奪取克里米亞的能力。駐守烏克蘭南部的是第6集團軍,其3個主力機械化守備旅都不適合快速進攻作戰。離半島較近的第17坦克旅,距克里米亞首府也遠達330公里。最近的第79空中突擊旅雖然直屬于烏克蘭總參謀部,裝備米24和米8直升機,但這個輕型旅如果面對裝備坦克和步兵戰車的黑海艦隊海軍步兵,命運令人堪憂。
更重要的是,烏克蘭臨時政府勉強成立,尚未完成“革命”分贓事宜,財政破產的壓力也一刻不曾緩解,加之新政府對軍隊的控制力幾乎為零(如果他們能控制軍隊,基輔街頭暴動早就應該變成軍事政變了),要想迅速調動一支軍隊南下克里米亞,難度可想而知。
拋開混亂的政府不談,如果烏克蘭從其他兩個集團軍抽調部隊,對付俄軍一個加強團倒也沒多少壓力??墒莿e忘了,俄軍西部軍區已經從26日開始動員。在南部方向的俄軍主力包括近衛紅旗合成第20集團軍和3個空降師。其中獨立摩托化步兵第9旅就部署在俄烏邊境的庫爾斯克地區。主力近衛紅旗坎捷米羅夫卡坦克第4師和近衛紅旗塔曼摩托化步兵第2師在進入戰備后,也具備從莫斯科附近向南開進的條件。如果熱戰真的不幸開啟,雖然俄軍戰備水平較之蘇聯早已大幅下降,但對于烏克蘭而言,依然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詳細]
奧巴馬與普京通電話,要求俄停止軍事干預烏克蘭,但普京不為所動。2日來自烏克蘭的消息說,烏新上臺的臨時政府已號召全國軍事總動員,但烏的能力根本不足以阻擋俄軍的進入。
如何評價烏克蘭正在上演的事情呢,它是俄的入侵,還是俄去保護其在烏合法利益和俄羅斯族人安全?此外亞努科維奇是民選總統,推翻他的反對派同樣打了人民的名義,克里米亞要鬧獨立,要求俄軍的保護,又是當地大多數民眾的意愿,每一個環節都有“人民的授權”,但它們又是彼此尖銳抵觸的,那么其中哪一段才是真正的民主呢?
蘇聯解體后初期,莫斯科提出的道理四處遭到否定,以至于車臣反它,格魯吉亞踹它,俄羅斯人可謂受盡了窩囊氣。后來普京引導俄羅斯走向復蘇,俄掃平了車臣反對派,狠狠教訓了格魯吉亞的薩卡什維利,西方喊了幾聲不也就作罷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