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歷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中新網1月13日電 近日,騰訊地圖、騰訊位置服務發布2020春節出行大數據預測報告,圍繞春節期間的高速擁堵狀態、春運遷徙趨勢、熱門景區等角度做出詳盡的預測分析,同時選取北京等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分別挑選當地民眾過年必逛的熱門區域,為廣大用戶奉上了一份極具當地特色的“春節出行攻略”。高速公路節前總體平穩,節后1月30日迎來擁堵最高峰。近些年,每年春運期間都有很多人選擇開車出游,高速出行的需求比較旺盛,高速道路擁堵不堪。騰訊地圖2020春節出行大數據預測報告顯示,節前全國高速總體平穩,沒有特別大的擁堵高峰。春節前有兩個擁堵小高峰,分別是1月16日(臘月廿二)和1月20日(臘月廿六),此后高速擁堵指數逐漸回落,并在1月22日(臘月廿八)至除夕期間達到較低水平。春節回家如果想避開擁堵,建議錯開高峰期。[詳細]
1月25日,將迎來2020年春節?!敖衲赀^年真是早??!”翻著日歷牌,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天文專家告訴記者,2020年春節確實來得比較早,但還不是最早的。出現這種“早春節”現象是陽歷和農歷轉換所致。春節固定在農歷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陽歷中的日期卻“飄忽不定”。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歷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306天,積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已超過一個月。若是任由農歷和陽歷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為使得春節在陽歷的時間能保持相對穩定,調節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需要“置閏”?!爸瞄c”的規則是依據二十四節氣來定。[詳細]
2020年春運從1月10日-2月18日,40天里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突破30億人次。近日,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指導下,高德地圖發布《2020年度春運出行預測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春運高速擁堵程度或為近3年來最高,而反向春運的持續增長,也將成為今年春運出行的一大特色。由于正月初七正式上班,大量人員集中在初五、初六返回工作地,預計今年整個春運期間,全國高速公路出行高峰將出現在1月30日(正月初六)。高速擁堵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四川西部、湖南南部以及北京、恩施、伊犁等區域。北上廣春節“空城”現象有所緩解春節是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大量外出務工人員都會選擇返鄉過年,與家人共享團聚的美好時光。從全國范圍看,春節前人口遷出主要集中在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山東、河南等省(區、市);從具體城市的人口流動狀況來看,上海、北京、重慶位列城市人口遷徙“減肥”榜人口遷出城市前三;湖北天門市、安徽滁州市、湖北仙桃市等城市位列人口遷徙“增肥”榜,春節期間人口增幅均超過150%。[詳細]